內容來自YAHOO新聞
本報特稿/美國發佈《亞太海上安全戰略》
(一)前言 美國國防部依據《2015年國防授權法》(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for Fiscal Year 2015)規定,於8月21日發佈《亞太海上安全戰略》(Asia-Pacific Maritime Security Strategy),揭示「安全與自由航行、避免衝突和脅迫、促成各方遵循國際法和國際準則」等三個目標,強調將運用和戰兩手策略,透過厚植軍事實力、加強友邦合作、推展軍事外交、建構區域安全組織等四大面向,鞏固美國在亞太地位;同時,美國希望與中共建立一種”以目標為基礎”的軍事關係,在擁有共同利益的領域加強合作,有效管理競爭與摩擦,並保持軍方高層交流對話,建立溝通機制以降低誤判與意外衝突風險。 此外,美軍將在2020年前把60%海空軍力部署亞太地區,派出新型航艦「雷根號」取代「華盛頓號」,增派「美國號」兩棲攻擊艦、3艘DDG-1000型驅逐艦與2艘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潛艦,以及部署F- 35隱形戰機、B-2與B-52戰略轟炸機、魚鷹運輸機等。美國防部負責亞太安全事務的助理部長施大偉表示,美國在南海、東海領土爭端問題上不持立場,但重申釣魚台列嶼適用《美日安保條約》;同時呼籲各方停止在南海填海造陸;此外,領土爭端可以通過外交途徑解決,而且美方支持通過國際法和國際準則和平解決此一問題。 不過,美國防部這套亞太戰略新構想能否有效落實,卻面臨嚴峻考驗。首先,美國主導的《跨太平洋夥伴協定》(TPP)談判破局,等於宣告美國「亞太再平衡戰略」缺了一條腿,也讓亞太各國相信,維持細緻平衡策略,不必在美「中」兩強間選邊站隊,是正確的做法,因為美國的綜合國力衰退,已不再能夠一呼百諾,但維持與中共的經濟合作卻越來越重要。其次,美國政府的財政困境仍然苦無脫身之計,國防預算自動減支將於2016年再度啟動,目前美國國會雖然對中共在南海擴張行為表示不滿,但是對於國防部提出的經費要求,卻不願全部買單,更何況多數國會議員認為,軍事行動必須結合經濟效益,才是明智之舉,增兵亞太若不能為美國帶來重大經貿利益,長期下來必將無以為繼,對美國不利。美軍聯參會主席鄧普西表示,在國防部面臨預算緊張和開支進一步減少的可能性時,”談論在全球採取更多行動”真是諷刺。 第三,美國的國際環境正趨向複雜化。俄羅斯入侵東烏克蘭行動,已經引發北約組織警覺,法國中止兩棲攻擊艦出售俄羅斯案,突顯東歐局勢凶險程度,讓美國必須重新檢視美俄關係,並增加在北約組織的軍力投入與聯合軍事演習活動,決定部署F-22戰機,並在波蘭部署重型武器。中共在亞洲崛起並快速增強軍力,更讓美國感受在亞太地區優勢地位面臨威脅。美國擔心「中」俄建立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,推動「金磚五國」經貿金融合作,發展上海六國合作組織並在「亞信會議」提出新亞洲安全觀,倡議「一帶一路」經濟發展規劃藍圖,以及創設「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」等措施,已經開始挑戰美國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。然而,美國正面臨備多力分、欲振乏力困境,雖有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新規劃,卻缺資源與足夠誘因,吸引亞太國家共同合作落實目標。 美國國內本身正遭遇前所未見的安全威脅,主要包括經濟與社會貧富差距擴大,刺激種族衝突並引發社會不安事件頻率增高;暴力極端主義恐怖組織開始滲透進入美國本土,採取游擊戰方式破壞美國社會秩序與生活環境;跨國網路攻擊威脅讓美國在2014年損失4000億美元,今後網路攻擊更將對口罩美國關鍵基礎設施下手,可能造成的損失恐難以估計;此外,氣候暖化已經在今年夏天肆虐美國加州等地,造成森林火災、嚴重乾旱,以及缺水等災難。因此,美國勢必要投注更多資源維護國土安全,恐將排擠海外增兵的經費預算,讓《亞太海上安全戰略》因缺錢而步履維艱。 (二)和戰策略應對「中國崛起」 美國正開始敦促亞洲國家在人道救援暨災難救助、資訊與情報共享、海洋安全政策、水下作戰、飛彈防禦、網路安全等六大領域,採取聯邦式防禦措施,以達到鞏固盟邦並分擔責任成本目標。另美日韓三國已經於2015年1月7日簽署軍事情報交換諒解備忘錄,由美國主導協調日韓情報合作;同時,美國決定把F-35戰機的亞太維修基地設在日本,並鼓勵日本能在亞洲領導多國軍事工業合作聯盟,讓日本在解除武器出口限制後,能夠開始進行在東南亞地區的軍事科技交流合作,以及發展與澳洲的潛艦技術合作等活動;此外,美國與菲律賓、澳洲兩國分別簽署提升國防合作協議與駐軍協定,執行美軍在亞太地區輪調駐防制度,並規劃把日本與越南納入聯合軍事演習,以鞏固美國主導的防禦網。 美國除在亞太地區部署軍事能量外,並發展以美、日、印度、澳洲為主軸的亞太戰略同盟,同時邀請印度參加F-35隱形戰機,以及新型航空母艦的合作開發計劃。不過,美國亦運用2013年與2014年的「歐習會」、年度戰略與經濟對話管道,以及東協區域安全論壇等時機,發展美國與中共的國防安全對話機制,簽署海空軍事安全行為準則諒解備忘錄、推動區域性的安全合作論壇,以及鼓勵中國大陸週邊國家與中共發展雙邊,或多邊性質的軍事互信機制等。同時,美國亦積極發展美「中」軍事將領的交流互訪,希望能增進雙邊互信機制。 今年8月25日,中共海軍司令員吳勝利即與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格林特納,以及準備接任海軍作戰部長的理查德森,進行視訊對話,就深化兩國海軍務實交流合作關係交換意見,以逐步發展美「中」軍事交流的三支柱包括:(1)建立決策與高階將領層次的共同國際安全觀;(2)在擁有共同利益領域,建立具體可行的合作能量;(3)發展制度化的軍事安全互信機制,以降低誤解與誤判風險。 (三)結語 《跨太平洋夥伴協定》(TPP)12國部長會議破局,加上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蕊不願表態支持TPP,讓歐巴馬總統意圖把亞太戰略,從「成本中心」轉變為「利潤中心」的規劃觸礁,不僅重創亞太國家對美信心,甚至等同宣告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跛腳。美國國防部雖發佈《亞太海上安全戰略》,強調美軍將在太平洋、印度洋、東海、南海海域,繼續發揮關鍵的影響力,但是,亞太多數國家採取平衡策略應對美「中」競合的態度持續不變。 歐巴馬宣示「世界經濟的規則要由美國制定,而不是由中國」,但是TPP談判破局,已讓歐巴馬威信受損。歐巴馬強調「亞太再平衡戰略」正邁向新階段,將鞏固美國在亞太地區領導地位與經貿利益,以應對「中國崛起」挑戰。但是,美國政府財政困境未見改善,政黨惡鬥情況越演越烈,再加上美國將邁入2016年總統大選熱季,多項重大議題恐懸而不決,導致維繫強大美軍的經濟實力衰退,進一步造成美國在國際社會信譽與影響力下滑。至於TPP則已經陷入各國保護主義內政利益糾葛,恐將胎死腹中。 亞太國家雖然傾向「經濟親中,安全靠美」,但也逐漸發展出細緻的平衡策略,至於美國則顯然還無法化解優越感旁落焦慮,學習適應亞太地區的新現狀。美國精英階層對美國的亞太領導力衰退表達擔憂,但多數民眾對美國介入亞太事務並不熱衷。美國戰略圈也興起檢視亞太戰略的討論,部份智庫人士認為這份《亞太海上安全戰略》過於軟弱,將無法有效遏制中共”切香腸式”的擴張行為,因此建議美國應主動積極強勢,甚至刻意挑起局部衝突摩擦,並對中共擴張行為施予懲罰。不過也有人士認為美國規劃運用亞太盟國友邦,發展針對中共的海上安全戰略措施,將可能加速美「中」兩國陷入冷戰式的對抗,製造對美國不利的軍備競賽,其結果反而讓美國的財政困境雪上加霜,並鼓勵中共採取更強硬的擴張行動。 歐巴馬的亞太再平衡戰略運用「軍事安全、經貿利益與共同價值觀」,鞏固亞太盟國友邦以制衡「中國崛起」,但TPP破局讓美國主導全球40%GDP的經貿規劃目標落空,將使支撐軍事安全與推廣價值觀外交的戰略,難以為繼。不過,歐巴馬若能在今年9月「歐習會」與中共發展新思維,建構讓各國安心的新型大國關係,強調太平洋夠寬,容得下所有亞太國家共存共榮,並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亞太自由貿易區,主動提供亞太和平穩定發展公共財,將可能為歐巴馬的「亞太再平衡戰略」,注入新內涵,畢竟,「中」美關係是世界穩定的壓艙石。今年9月的「歐習會」不僅不能被問題牽著鼻子走,更關鍵的是要能夠共同解決問題。美「中」應該抓住機會,共同建構健康競合關係願景藍圖,而不是把珍貴的會談時間,浪費在個別問題的爭執。 整體而言,美「中」戰略競逐惡化是造成亞太國家集體焦慮的根源。多數亞太國家認為美國應該先振興國內經濟,脫離財政困境,並發展健康的「中」美競合關係,才能夠繼續貢獻國際社會,而不是強迫亞太國家選邊站隊,製造亞太地區的對立緊張氛圍。馬總統表示,南海諸島是我國領土,但為務實和平解決南海爭議,各方須擱置主權爭議,依據國際法協商資源共享,避免武力衝突,使南海也與東海一樣成為「和平與合作之海」。 「東海與南海和平倡議」就是呼籲各方自我克制,避免採取任何升高緊張情勢的單邊措施,並尊重國際法原則與精神,透過對話協商和平解決爭端,共同維護東海與南海地區,海、空域航行與飛越自由與安全,讓亞太海上安全局勢能夠更加穩固。因此,我國應積極運用溝通管道與機制,分別向華府與北京當局建議,雙方領導人在會談時,應認真思考把「東海與南海和平倡議」精神,納入兩國的亞太海上安全戰略,以共同維護和平穩定大局。 (來源/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697期) 【中央網路報】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本報特稿-美國發佈-亞太海上安全戰略-084300841.html
口罩團購
23CC4D30042B66C7
留言列表